1. <menuitem id="fyluq"><video id="fyluq"></video></menuitem>

      2. 公司資訊
        楊健教授接受人民網采訪:持續恢復經濟秩序 強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地位
        時間:2020-03-20 14:46:08 | 來源: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羅知之)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中,3月18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午間跌幅超7%,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楊健建議,中國應當利用糾錯能力與執行力度等制度優勢,遏制疫情蔓延并開始恢復經濟秩序并如約開放金融市場,向全球提供醫療幫助,通過資本運作獲得海外戰略資源,強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針對美股10天內第四次熔斷,楊健指出,疫情沖擊、原油價格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美股經過十年牛市已經處于相對高位,疊加經濟衰退預期增強,市場存在一定回調需求,因此短期內波動幅度增大不可避免。美國在疫情管控方面暴露了諸多不足,如不能及時彌補、有力管控,美國疫情的持續時間也存在超預期可能。

            談及全球金融市場是否還有足夠的對沖工具與機制,楊健認為歐美為主的海外國家對沖工具與騰挪空間有限:一是利率政策空間極其有限,在通縮壓力下,通過推動實際利率下降以提高投資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量化寬松政策的流動性提升作用在當前流動性總體寬松的背景下邊際效果遞減;三是財政貨幣協同是現存的可行方法,但由于國家的體制、政治、債務等多重不利因素,施行難度較大。

            “總體來說,我們對美國通過對沖工具抵御經濟衰退的能力持謹慎態度;對歐盟國家采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共同防范市場風險的意愿表示擔憂。”楊健說。

            他指出,雖然中國金融市場傳導機制薄弱,單邊市場對沖工具匱乏,借助大財政、小金融的國家體制,如果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同措施得當,及時推進經濟恢復以及率先恢復生產制造的可能性要超過其他國家。

            在這一輪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行情中,中國資產跌幅較小。楊健認為,一方面,中國資產相對于全球市場來說性價比較高,國家支撐力度較強;另一方面,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資產證券化程度低與國際資本開放度低造成的避險現象。

            “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占據重要位置,國際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此次海外疫情加速擴散將會從進出口貿易對國內外向型產業造成階段性沖擊。雖然由于經濟結構與國情特征不同,中國消費市場前景向好,中國工業部門被疫情影響了發展節奏而非復蘇趨勢。”楊健強調。
        來源:人民網
         
        本站鄭重聲明: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2008 北京濟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京ICP備1204447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723號
        国产亚洲厕所精品
          1. <menuitem id="fyluq"><video id="fyluq"></video></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