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fyluq"><video id="fyluq"></video></menuitem>

      2. 公司資訊
        【濟安金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攜手共建行業新生態
        時間:2019-09-30 08:19:19 | 來源: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 
        ?
         
        從1949年到2019年,共和國經歷了70年滄桑巨變,從積貧積弱走向民族復興,從封閉落后走向開放創新,從一窮二白走向經濟騰飛,短短幾十年間實現了翻天覆地的飛躍。而這其中資管行業從存款為王到基金與銀行理財快速增長,從股市到樓市再到多元化大類資產配置,也成為了我國綜合實力崛起的縮影。
         
        公募為首帶動行業發展,大資管格局逐步形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市場便開始了基金行業的初步探索,但直到1998年,首批十家規范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機構專業化管理、大眾理財的概念才開始真正深入人心。隨后誕生于2001年的首只開放式基金開啟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截至2019年8月,公募基金在管資產規模已接近14萬億,市場上取得管理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及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從最初的“老十家”增至141家,存續的基金產品數量超過6000只。
         
         
         
         
         
        圖:1998年~2019年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及資產總規模變化
             
        數據來源: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

         

        多方努力,共建基金評價行業健康生態

        基金行業規模極速擴張也帶來基金產品數量、類型以及產品形態都在快速增加,對于非專業的中小投資者而言,細致區分各類型基金并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也變得越發困難,因此各類基金評價業務應運而生。然而直到2009年,國內的基金評價機構多達數十家,財經媒體、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第三方銷售機構甚至數據服務商都在開展業績排名、評級、評獎活動,各種短期業績排名與基金規模排名現象屢禁不止。野蠻生長的基金評級行業不但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反而造成“重量不重質”的發展亂象,非理性價值觀下的排名,對整個基金行業產生了不良影響。為全面規范基金評價業務,證監會發布了基金評價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基金業協會配套發布了自律規則,形成了目前“7+3”,即7家評價機構,3家評獎機構的行業格局,基金評價行業開始逐步走向正規化。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作為首批獲得獨立第三方公募基金公開評級資質的評級機構,經過多年來公募基金評級業務的實踐與探索,秉著科學嚴謹、維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逐步形成具有獨創性的,覆蓋基金產品、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三個維度的公募基金評級體系。對于基金產品進行評價時,在基金產品合規和守約的基礎上,評價過程遵循嚴格的基金分類進行類內評級,充分考慮各類基金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從基金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業績穩定性、選股擇時能力、基準跟蹤能力、超額收益能力和整體費用等七個方面,對基金產品進行綜合評價。在對基金公司進行評價時,濟安評級同樣采用類內評級,并且評價過程中除了各類基金的核心考察指標還獨創性地加入了規模適度性以及業績比較基準偏離指標,從而對基金管理公司的整體流動性風險和產品投資風格漂移提供了評價方案。

         

         

        編制中國企業年金指數,證明公募基金可以承擔養老重任

        為證明公募基金能夠承擔養老金長期穩健增值的重任,濟安金信于2011年5月編制了“中國企業年金·濟安騰訊系列指數”,其中基于不同的收益與風險偏好分為保守、防御、平衡、積極與激進等5個分指數,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嚴格遵守《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的法定要求。指數自2011年5月1日發布起至2019年8月1日的八年間,5個分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52.41%,53.27%,54.05%,54.31%以及54.43%,平均年化收益率接近6%,顯著高于銀行理財產品3%~4%的年化收益水平。由于該指數的成分基金是獲得濟安金信三星評級的各類公募基金,能夠代表公募基金行業的平均水平,也由此證明了公募基金具有長期配置價值,可以承擔養老重任。

         

        研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展望FOF指數,為大類資產配置提供參考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40年,我國居民財富的積累速度也在不斷增加,個人資產也正迎來多元化、全球化配置的時代。而參考海外經驗,基金中基金(FOF)通過投資基金產品而非底層的金融資產能夠實現多種資產的覆蓋,最大化地降低頭寸集中于某一類資產的系統性風險,也因此,相比普通基金,FOF更契合養老基金與《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的理念。即按照“自上而下”的邏輯構建了“中國企業年金•濟安騰訊系列指數”之后,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于2018年6月,發布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展望FOF指數”(China Fund MarketProspect FOF Index)。該指數采取了“自下而上”的配置策略,考察優秀基金、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三個維度的上百個評價指標,在基礎資產配置的合規性管理和風險控制雙重約束條件下,選擇FOF產品的若干評估指標作為多目標函數,配置出帕累托基金組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展望FOF指數”基于濟安金信基金評價體系,實現了在資本市場的周期波動下,可以自動在各類基金之間進行配置,回溯2009年到2018年這十年間的歷史走勢,指數年化收益率達到17.57%,最大回撤3.45%,夏普比率0.51。該指數不僅為FOF產品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的大類配置提供參考依據,還可以作為FOF產品的業績基準,同時也為基金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展現了基金市場前景以及行銷指引方向。

         

        濟安金信獨創性地使用私募公評的方法對私募基金進行評級

        隨著資管行業不斷發展,私募基金同樣成為了中國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力量。但由于信息披露不透明、產品形態非標準化等原因,私募基金遲遲未能納入基金評級體系之中,反而再次出現了各類評價標準不統一、過程不透明、結果不嚴謹的排行榜。為填補私募基金評級領域的空白,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于2018年6月首次發布《中國證券投資私募基金2018年第一季度評級報告》,開創性地運用“私募公評”的方法,沿用公募基金的評價體系,采用插值法的方式將私募基金納入與公募基金統一的標準下進行評級,增加了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產品之間的可比性,為投資機構與投資者在選擇私募基金時提供了參考依據。

         

        作為基金行業發展的一把尺、一面鏡,濟安金信基金評價業務推出十年來,孜孜不倦地追求真實客觀地反映基金管理人、基金產品的投資運作情況并做出客觀中立的評價。這一過程中,從基礎數據庫的搭建,評價機制的建立到評價結果的應用,都對行業發展和投資者選擇基金發揮了正面的作用。未來,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將始終保持專業、獨立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推動基金行業健康生態的建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站鄭重聲明: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2008 北京濟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京ICP備1204447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723號
        国产亚洲厕所精品
          1. <menuitem id="fyluq"><video id="fyluq"></video></menuitem>